10月1日国庆节,清华大学定点帮扶南涧县党政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专题研修班顺利结业。来自大理州漾濞、祥云、弥渡、永平、剑川、鹤庆6个县的县委组织部部长,以及南涧县6名县处级领导、县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乡镇党委书记等共计56人完成了在清华为期5天的学习之旅。这是清华大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指导,坚持做好定点帮扶工作,以教育帮扶有力有效服务南涧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具体行动。

学员合影
9月27日至10月1日,为期5天的学习内容可以用“夯实理论之基、淬炼信念之魂、强化能力之本、把握实践之要”来概括。以南涧县基层治理中党政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的学习需求为中心,精心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信念、能力、实践等方面,聚焦县域乡村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质素养。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戴木才讲授“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形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讲授“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发改委城镇中心原副主任乔润令讲授“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政策导向与市场机遇”
夯实理论之基 强化能力之本
在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中,课程涵盖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形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舆情与沟通,领导决策与思维创新、三产融合与发展土特产等方面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旨在促使学员深刻领悟党的理论指导,进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有效解决各类复杂问题,推动基层治理工作不断迈向新高度。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全体党员宣誓

参观清华大学校史馆
淬炼信念之魂
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旨在使学员们认识到这一条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党的干部,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纪律意识。在现场教学中,来到清华大学校史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加校史、党史学习教育,感悟百年传承的清华精神,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铸根培魂,启智润心。

现场学习: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

现场学习:南山村“平急两用”新型乡村社区

现场学习:首都食材共配中心

现场学习:平谷地方铁路马坊站中场区
把握实践之要
在现场教学中,参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近距离感受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取得的丰硕成果。通过北京的乡村社区、电商产业园、农业创新工场、铁路中场区、食材供配中心等地的现场学习,旨在通过实地学习交流,使学员们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乡村文旅、电商、物流等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相结合,深刻体会基层治理、创新创业、科技应用、三产融合在实践中的发展与方向,启发拓展乡村振兴的新思路,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及现实案例。
结业式上,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文雪,中共南涧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茶学军代表双方致辞,向全体学员认真完成学业、勤于交流思考所取得的学习收获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所学,更好地服务本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展办负责人胡建立向与会者讲述了清华大学多年来医疗帮扶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儿童先心病“大理”模式的开展。
学员代表、永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杜绍光表示,学员们带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破题发展”这一核心问题,走进清华探寻答案。通过此次学习,无论是从理论到实际,还是从耳闻到目睹,都令人眼界大开、受益匪浅,课程设计完美契合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既看准当前的“形”,也看清长远的“势”,通过用好“他山之石”、蓄积“攻玉之力”。他希望将把清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以及州部、几个老大哥县求学精神带回永平家乡,通过以学促干、以干促行,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学员代表、南涧县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普青青表示,通过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收获颇多,现主要体现“知,行,悟”三个字。进一步提升了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视野,领悟思考问题的模式;切实感受到祖国雄厚的实力与强大,乡村振兴发散思维,激发创新、勇敢实践的新思路,感受到了知行融合的重要性和意义;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和系统观念,跳出南涧看南涧,把南涧的发展稳定融入到国家产业政策和方向走势中来,要以宁静以致远的心态开展基层工作。她将今后的工作开展总结为“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任务,努力为南涧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