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映金秋,科普广育才。9月14日下午,在清华伟新科普讲坛迎来启动3周年之际,科普讲坛(第7期)开班式如期举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文雪,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孟至和出席并致辞。来自18省74个县区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所在地学校师生47.1万余人参加在线开班式及之后的科普讲坛第73讲直播课学习。

张文雪致辞
张文雪首先介绍了清华伟新科普讲坛的发展历程。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并强调,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培养创新后备人才,“科普之翼”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她指出,科普讲坛通过互联网惠及各地乡村中小学校,促进了学生们学科学、爱科学,提升科学素养,受到各地乡村学校师生的欢迎和认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影响力。一些学校将其作为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弥补了乡村科学课程师资匮乏和教育资源不足。目前,已超过20多个省100多个县区2200万人次中小学师生参加科普讲坛学习,从中受益。她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学习,遨游科学殿堂,领略科学风采,从小立志 科学报国,长大实现人生梦想。

孟至和致辞
孟至和表示,举办清华伟新科普讲坛,把清华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全国各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学习项目。科普讲坛举办的几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心,特别是全国各地的教学站的许多老师都参与到其中的工作。各方对科普讲坛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各地学校师生对课程学习进行了积极地反馈,这是对科普讲坛很好的激励。本期学习课程12讲,清华老科协的专家、教授们经过认真总结、精心备课,将呈现给各地青少年学生精彩的科普课程,也将继续努力把科普讲坛办得更好。他鼓励学生们打好学习基础,热爱科学,积极学习科普知识,祝愿学生们学习进步,健康成长。
开班式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伯雄授课科普讲坛(第7期)第73讲“从椭圆到行星绕日运动”,课程线上直播。

王伯雄授课
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是怎样的?太阳系中行星运动的规律是怎样的?王伯雄在课程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地心说的长期统治,但他认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是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这种认识阻碍了人们对行星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开普勒的伟大贡献是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指出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轨道是椭圆,而且是非匀速运动。此次课程介绍了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演变过程和遇到的矛盾,并从椭圆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过程和进行的研究、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和划时代意义。三大定律的发现使开普勒获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称号,推动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发展,使人类科学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各地方教学站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