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首次将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部署,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建设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以人才培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20年来,从教育扶贫到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清华大学继教学院面向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地区开展基层治理、乡村教育和乡村产业等各类人才培训。学院持续优化教学组织,指导教学站选优配强团队、因地制宜组织学习,携手各地方教学站共同努力,大规模、常态化、可持续的远程学习得以实现。本篇报道介绍河南省民权县教学站组织大规模学习的案例。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首次将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部署,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针对教育优质资源匮乏地区教与学的条件相对受限的情况,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注重因地制宜,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技术手段,并鼓励和指导地方教学站建立分布式课堂组织开展大规模学习,不仅是范围的广,更要落实的深。

河南省民权县远程教学站近日建立。建站伊始便主动作为、积极协同县区各单位建立分布式课堂,让优质的清华教育资源覆盖全县域,课堂遍乡村。办公室、会议室,学校的教室,办公工位,都可以成为清华课堂,促进教学站将清华课程覆盖到全县各个基层,最大程度地惠及县域乡村。
凝心聚力,主动作为
据了解,清华大学乡村振兴河南省民权县远程教学站在县委党校建立后,得到了校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成立民权县教学站乡村振兴领导工作群,把全县19个乡镇(街道)党委书记、镇长和县直各乡村振兴部门负责人加入该工作群,及时推送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授课提醒。各乡镇(街道)和县直各乡村振兴部门明确专人负责清华课程的学习组织,并及时反馈每次学习情况。同时,教学站及时将课程推送到县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等有关单位,为其提供培训服务。
开展大规模学习,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民权县教学站广泛建立分布式课堂。6月15日,首次组织学习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培养计划2023年第2讲“改革赋能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点”,设立1个主会场,14个分会场,各乡镇(街道)各单位县乡村干部1265人参加学习。6月21日,再次组织县乡村干部947人在各分布式课堂学习清华终身学习云课堂振兴系列第35讲“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价值实现”,不仅将课程覆盖到全县域,更是将组织学习深入到最基层,将清华优质教育资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落在实处。
民权县绿洲街道办事处李庄村支部书记李熠磊在学习后表示:“通过远程教育,可以学习先进党支部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乡村治理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让我们学到了知识,受到了启发。希望以后定期开展远程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引导党员干部照着学、跟着做、比着干。学用转化,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