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2022年清华大学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年终总结会在清华大学举办。清华大学副校长李路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震,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仲玉霞,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援疆干部、新疆富蕴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寇韬出席会议并致辞。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刁庆军会上宣读优秀表彰名单并为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内蒙古女企业家协会朱桂莲,致福慈善基金会秘书长高春丽,碧桂园集团乡村振兴办项目经理白冰辉、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秦泽明等公益组织代表出席会议。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终教处,建筑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等部门相关工作负责人出席会议。来自51个县区91名远程教学站代表现场参会,25省191个县区3200余名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代表在线参加总结会。继续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文雪主持会议。

总结会会场

李路明致辞
李路明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部署,把教育、人才培养提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核心的地位。他强调,清华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和论述为指导,依托人才和资源优势,勇于探索和实践,全面提升清华在乡村振兴领域的社会服务能力。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坚持“停课不停学”,通过远程教学站,面向基层党政干部、产业人才以及乡村教师等开展各类专题培训,累计培训各类人才近1900万人次。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伟新教育基金的支持下,学校面向乡村教师捐赠5万台护眼灯,为他们带去关心关爱。李路明介绍了学校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定点帮扶、学术研究、医疗公益救治和学生社会实践的情况。李路明表示,清华大学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按照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要求,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和定点帮扶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作出贡献。

刘震致辞
刘震表示,继续教育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发展的大局。学院秉承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面向重点行业领域人才开展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培训,广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助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学院在教育扶贫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探索构建基于远程教学站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体系,推动清华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乡村发展。疫情发生以来,学院深入落实学校改革意见,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大力推进在线教育和继续教育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清华终身学习平台建设,以在线教学应用为契机,加速数字化转型。他表示,继续教育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持续优化完善乡村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乡村人才培养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和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仲玉霞致辞

寇韬致辞
仲玉霞表示,自治区妇联党组高度重视远程教学站建设工作,积极为自治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目前已在内蒙古7个盟市建站19个,实现了内蒙古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覆盖,累计14.1万名干部群众和师生参加学习,有力促进了乡村人才发展。她感谢清华大学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远程教学站输送到祖国四面八方、千家万户,为广大干部群众和妇女儿童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提供机会和服务平台。寇韬表示,新疆富蕴县远程教学站的设立,让远在万里之遥的乡村干部和人才能在“家门口”接受一流的教育培训,为提高边远地区广大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更新思想观念,提升工作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富蕴县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刁庆军宣读优秀表彰名单

张文雪主持会议

新建远程教学站授牌仪式

颁奖仪式
总结会上,远程教学站代表、中共云南省腾冲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张艳丹,中共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委党校教务科长杨永艳会上围绕教学管理和学习组织作发言交流。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人才学习中心主任朱维博作2022年工作报告,清华第一附院对外合作办胡建立主任作“儿童先心病救治”公益项目介绍。
上午会后,组织参会代表参观了清华大学校史馆,感悟清华精神。下午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人才学习中心与各地远程教学站代表围绕远程教学站建设和学习项目开发作深入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