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伟新科普讲坛”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清华大学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于2020年9月28日启动,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的组织优势,依托老科协科普演讲团专家资源,借助清华雨课堂在线教学技术面向乡村学校师生持续开展科普讲座。







两年来,持续优化教学组织,稳步拓展学习惠及县区,重点加强师资和课程开发,培育一批具有清华特色科普课程,截止2022年7月已经举办4期共计48讲,涵盖天文、地理、航天、新能源、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物理、化学、建筑、体育等多个领域。“清华伟新科普讲坛”受到广 大师生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认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影响力。
受益地域广阔,人数众多。自2020年9月以来,从祖国大陆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黑龙江佳木斯到西北边陲新疆富蕴,从北疆国门满洲里到大山深处云南永胜,共计20个省100多个县区,超过1192万人次参加在线科普学习,实现了大规模、常态化、可持续的在线学习。
弥补乡村教育资源不足,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通过远程教学站和在线教学技术,把清华老教授优质科普课程推广到广大乡村学校,弥补了乡村科学课程师资匮乏和教育资源不足,有力提升了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一些学校已经将其作为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列入“双减”教学计划。

弘扬科学,得到社会各方广泛赞誉。科普讲坛点燃了乡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获得各地教育部门、学校教师的一致好评。多地学校依托科普讲坛组织学生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如科普讲坛征文比赛、建立学生科普兴趣小组 、开展“科普小苗在成长“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在广大学生中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学习强国”、河北新闻网等各地方媒体多次报道和介绍“清华伟新科普讲坛”。
面对疫情,坚持“停课不停学”。两年来,各地疫情时有发生,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充分发挥组织优势,起到清华和地方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将科普讲坛的课程资源推广传播到每所学校,每个孩子。一些地方因受到疫情影响,教学站积极组织当地学生居家自主学习,使孩子们在家中也能享有清华的科普教育。
清华继教学院和清华老科协将继续深入合作,不断创新,持续向乡村地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科学普及教育资源,并积极持续组织大规模在线学习科普活动,覆盖更多的地方,惠及更多的乡村中小学生,将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的理念深深播种在乡村青少年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