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了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绘制了未来学校育人蓝图,完善了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考试评价、课程实施等多方面要求。新方案新课标增强了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和指导性,为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被视为教育改革的“风向标”。
本次修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义务教育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和系统完善。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深化了课程改革,强化了课程育人功能,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的特点: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承课程改革优秀传统,在育人目标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
以核心素养为统领,促进课程内容结构化,全面提升课程系统性。
汲取历次课程修订经验,各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纲呈现课程目标,以主题、项目或活动组织课程内容,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驱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深层变革。
为增强可操作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设计、学业质量标准研制、丰富案例、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细化、强化,努力做到好用、管用。
为促进乡村教师对义务教育新方案新课标的理解,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清华伟新乡村教育振兴云课堂推出“义务教育新方案新课标解读”课程。云课堂由香港伟新教育基金提供支持。
6月29日,清华伟新乡村教育振兴云课堂第四讲云端开启。本讲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刚平讲授“义务教育新方案新课标解读”。来自16个省52个县区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所在地的乡村骨干教师3.8万余人在线参加学习。
吴刚平从指导思想、课程与教学改革关键词、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实务、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改革四个方面对义务教育新方案新课标进行解读。从新方案新课标提出的指导思想出发,提到新方案新课标改革的关键点,重点讲到新方案新课标以素养为导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内容观,强调课程内容的育人价值,提出要重视过程性、结果性内容,建议设计大观念、大主题或大任务等课程内容形态,为学员理解、落实新方案新课标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