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元素。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亟待提升,其重中之重在于进一步改善农村孩子的教育。作为积累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教育既制约经济增长,又决定收入分配,其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背景下,优化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提升教育回报,激发教育需求,成为改善和提升农村教育发展重要举措。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源在城乡和地区间的空间分布本身就影响着教育回报。也就是说,在哪里接受教育,在哪里工作都决定着人们是否有足够的激励来接受教育。因此,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背景下,优化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提升教育回报,激发教育需求,成为改善和提升农村教育发展重要举措。为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基层干部对改善中国农村教育的空间力量的认识,增强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清华终身学习云课堂振兴系列课程推出“改善中国农村教育的空间力量”课程。

6月23日上午,清华终身学习云课堂“城乡融合发展”专题暨振兴系列第27讲通过雨课堂在线开讲。本讲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陆铭主讲“改善中国农村教育的空间力量”。来自16个省56个县区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所在地基层干部2.2万余人参加在线学习。

陆铭从中国教育现状出发,指出中国现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改善农村教育。他详细论述了提升教育回报对于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论述了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对于提升教育回报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他强调,乡村振兴是在整个城市化和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来发展,乡村振兴旨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他建议在人口流入的地方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租赁房建设和学校建设。在人口逐渐减少的地方公共服务教育集中供应,提高教育质量和品质,让偏远地区的孩子通过更好的服务来提高他获取教育资源的便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