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信
您的位置 > 首页 > 头条新闻

创新学习,开拓新局

2022-01-08

      1月6日,2021 年清华大学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年终总结会举办。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震,碧桂园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国强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李静,中共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委书记秦世海参加并致辞。中共广西贺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邓婉玲,中共黑龙江穆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沈明坤,中共云南南涧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锦桥作为优秀教学站代表通过线上发言交流。校教育基金会、终教处、第一附属医院、清华老科协以及华软基金会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文雪主持。来自24省177个县区的3万余名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代表在线参加总结会。


总结会合影


王光谦致辞


       王光谦指出,清华大学始终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尽己所能贡献清华力量。他介绍,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队伍,长期坚持开展教育帮扶,服务乡村人才发展。2021年底,学院已在456个县区建立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点,累计培训1000万人次,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在2021年2月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继续教育学院和对口支援办公室双双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他表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全面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精神,提高站位、狠抓落实,深入推进教育帮扶工作,为国家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刘震致辞


       刘震代表继续教育学院向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向各捐方和长期参与和支持这项工作的教学站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也感谢学校基金会、终教处、对口支援办和相关院系附属单位一直以来的指导和帮助。他表示,继续教育学院积极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建设,以乡村人才发展需求为导向,面向基层各类人才开展专题学习。他指出,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提高站位,坚定信心,深化理念认识,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总结已有的探索和实践,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和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李静致辞


      李静回顾了2021年碧桂园和继续教育学院合作面向碧桂园帮扶县开展的各类学习活动。她强调,这些学习对帮扶县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秦世海致辞


      秦世海表示,佳木斯向阳区远程教学站的建立,架设了一座清华与地方能量传递、情感融通的虹桥,彰显了清华大学始终把握时代脉搏,根植中华大地,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践行了新时代高等学府的使命担当。他期待与清华大学深入开展合作,携手推动校地资源共享共创共赢。


张文雪主持会议


邓婉玲在线交流发言


沈明坤在线交流发言


王锦桥在线交流发言


       张文雪主持会议,并宣读了优秀表彰名单名单,并对获奖教学站和个人表示祝贺。

      邓婉玲介绍了广西贺州远程教学站管理运营和组织学习的工作举措以及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做法。她表示,贺州将不断强化教学站建设,依托清华优质教育资源,高质量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沈明坤表示,黑龙江穆棱教学站充分依托清华“雨课堂”网络平台,坚持借力清华智慧,落实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计划,强化乡土人才培育,持续推动穆棱乡村振兴。

     王锦桥回顾过去一年清华大学对南涧的各项教育帮扶工作,并分享了南涧教学站工创新作思路和采取的各项实用措施。他强调,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为南涧巩固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智力能量。

各地方教学站组织在线参加总结会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以习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为指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乡村人才发展为目标,有效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和专业能力,积极总结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的探索和实践、加强学习方式创新,提升学习内容品质,以远程教学站为学习平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全年新建教学站112各,覆盖456个县区。全年培训各类人才共计578万人次。为17省61个县区乡村教师捐赠护眼灯2万台,捐赠总额876万元。成功举办乡村振兴振兴2周年主题论坛,持续拓展乡村振兴公益影响力。




地址:清华大学创新大厦A座4层
电话:(86)010-62787524邮箱:help_poverty@mail.tsinghua.edu.cn

关注清华乡村振兴公众号

©2010-2018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办公室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