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信
您的位置 > 首页 > 头条新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2021-09-09

    8月27~28日,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一重要论断,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9月8日,清华终身学习云课堂振兴系列第16讲特别邀请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俊清主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课程通过雨课堂和卫星面向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所在地区,特别是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远程直播。

课程海报

   李俊清首先回顾了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主要内容和指导精神,从理论内涵、重要意义、发展历程和历史方位等方面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历史价值。他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治国理政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原创性的论断。他表示,习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求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积极推动各个民族对伟大的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地推进中华民族的共同体建设。

李俊清授课

      李俊清表示,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民族工作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牢牢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所在县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共计60余个县区2万余人参加学习。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教学站组织学员在线学习


地址:清华大学创新大厦A座4层
电话:(86)010-62787524邮箱:help_poverty@mail.tsinghua.edu.cn

关注清华乡村振兴公众号

©2010-2018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办公室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