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信
您的位置 > 首页 > 头条新闻

我们一起思考,一起成长

2021-08-18

8月16日,清华碧桂园乡村教育振兴校长成长计划第三期云端开讲。来自碧桂园15个结对帮扶县和下属教育集团的乡村学校校长、教师共计420人同步线上参加直播课学习。第一讲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汪志广讲授“校长如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海报



培训是福利,

是对教师职业生涯的关爱。

让我们理解这份情,

珍惜这份爱......

培训是一次思想的约会,

好的观点很迷人,

错的看法也可贵,

重要的是让我们一起来思考。

——汪志广老师在“校长如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中讲述


汪老师从当前教育的现状分析作为切入口,帮助学员分析、梳理在校长、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客观现状与发展路径,他指出,专业的教师要成为读懂“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分析师,“合情、合理、合法”的课程课堂设计师,链接“课堂与社会、课堂与世界、课堂与生活”的策划师。面对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过去的经验解决不了新问题,校长要有与时俱进的格局和胸怀,第一要务是发展老师,立足社会做大教育。随后,汪老师详尽地阐述了学校教育发展新思路、乡村学校治理、教师队伍培养与建设、作业管理等乡村教师在工作中实实在在关切的问题重点与难点。

各地学员参加在线学习


培训课程受到乡村校长、教师的较高的评价,反应热烈,对于乡村教育的发展与提高起到良好的正向推动作用。

河南虞城学员:

汪老师的讲座既有理论的高度又相当接地气,作为一名校长,如何带班子,如何促成长,如何管学校,如何破难题,都给予参培的校长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两个半小时里,汪老师金句频出。说到学生偏科,汪老师说:“学生偏科是假象,真相是老师的水平不同,一定要督促老师进行专业成长,引领老师不要做年轻的老教师。”细细想来,确实如此。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每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肩上都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担子,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那么老师既要知识渊博,还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陕西蓝田学员:

每一次培训都是给我们的福利,每一次培训都是一场思想上的约会,好的观点很迷人。汪老师的讲座风趣幽默、引人入胜,都说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其实一个好的教师团队和管理团队才是一个好校长背后的靠山。本次专题讲座让我们更加明确新时代教师专业提升的方向和标准,我们必须清晰的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坚实的基础才能建成想要的大厦,汪老师的讲座拓宽了我们的认识更提升了我们作为管理人员干部的站位。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服务他人成就他人,我们会不断努力!

“博实乐”学员:汪老师金句不断,幽默又接地气,提炼出整堂课我认为的精华观点:

1、带着问题听课,带着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来听课,来寻找解决和突破方法

2、教师质量是教育质量:大学不是因为校园大,而是因为有大师;中学更需要大师

3、校长第一要务是发展教师

4、学校决胜在中层

5、校长要创造条件给予教师们心理情感归属感。

河北崇礼学员:通过汪老师的课,我们更加了解到一个校长作为学校最高管理层的重要性。充分学习,认识自己的责任,学会用智慧凝聚教师的力量。发展专业教师,提高教师能力,为老师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把教师放在适合他个人成长的岗位上,让他们怀着美好的愿景,追寻自己的教育梦想。成就一所利于民,利于学生的好校园。

河北崇礼学员:“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这句话是汪老师在培训中为我们介绍到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最深也让我更加明白了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身的专业素质与道德修养,作为一名学校领导者也要更加注重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每一位学生的切实需求,让每一位教师都怀着信任、追求、憧憬追寻自己的教育理想。

湖南宁乡学员:汪老师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不是要培养人上人,而是培养每个人!人中人。每个孩子都重要,成绩差的孩子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家庭的接班人。尊重每个人,不能只尊重少数人。这是重要的观念革新。好教育就是要让成绩差的孩子也爱上学,让分数低的孩子在学校过得也高兴......在未来的教育路上,我们还有很多的细节事情要做。在课堂中,老师如何练好舌尖上的功夫,读懂学生,设计好自己的课堂,链接好课堂与生活实践,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喜欢上自己的课。在作业负担上,如何能更加合理的布置好学生作业,协调好作业时间的分配,增加作业形式,让孩子们多角度的练习,拓展,延伸自己的学习。



校长成长计划项目介绍

此项目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国强公益基金会积极行动,面向乡村学校校长、骨干教师组织策划实施。经过前两期的学习反馈,课程持续迭代、升级。第三期培训采取线上教学,按阶段层层递进,多模块、多维度地围绕乡村教育展开,紧抓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聚焦教育热点话题,根植乡村教育情怀,更新教育理念,学习管理方法,激发教育模式创新,促进教育反思,努力打造一支热爱乡村、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

地址:清华大学创新大厦A座4层
电话:(86)010-62787524邮箱:help_poverty@mail.tsinghua.edu.cn

关注清华乡村振兴公众号

©2010-2018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办公室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