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广西福绵远程教学站在福绵区福绵镇十丈村启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黄晓霞,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驻京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柳霖,中共玉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剑峰,中共玉林市福绵区委书记冯克森参加启动仪式并致辞。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京办、玉林市政府驻京联络处、玉林市委组织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及正在当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清华博士生参加活动。

黄晓霞介绍了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投身国家脱贫攻坚和积极开展教育扶贫的实践和探索。她表示,学院积极做好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接续建设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持续面向地方基层干部、乡村师生和产业人才等各类群体开展专题培训,为地方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她强调,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广西福绵远程教学站启动之际,继续教育学院将深化与玉林市、福绵区的交流合作,积极助力玉林及福绵区的乡村建设,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杨柳霖表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广西福绵远程教学站”和“北京广西学子玉林工作联络站”的成立,是联动整合各方资源、促进人才交流的又一重要举措,是推动北京高校专家学者和广西学子发挥才干投身本地乡村振兴发展的更大平台。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京办将继续支持开展京玉两地合作交流,全力支持人才合作交流活动全面开花、累结硕果。

黄剑峰指出,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各级各部门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积极与高校开展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精诚细致做好各项工作,取得更大实效。希望各方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玉林的乡村振兴和人才工作,为玉林牵线搭桥,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乡村振兴产业人才。

冯克森对清华大学、自治区政府驻京办、玉林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玉林市委组织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广西福绵远程教学站”和“北京广西学子玉林工作联络站”两大平台的建立,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优秀的名校学生骨干、创新的思维带到福绵,是对福绵的厚爱,也是对福绵发展的肯定。福绵区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人才“磁力工程”,借助“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广西福绵远程教学站”平台资源优势,把站点建设好、利用好、发展好,打造聚才育才的加速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促进福绵高质量发展。

活动中,参会各方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广西福绵远程教学站”共同揭牌。
供稿|乡村振兴办公室、广西福绵教学站
供图|乡村振兴办公室、广西福绵教学站
排版|乡村振兴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