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清华伟新科普讲坛(2021春季学期)开班式伴随着春风如期举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文雪、清华大学老科协副会长孟至和出席开班式并致辞,清华大学老科协副会长周茂林,清华大学老科协秘书长黄德胜,清华大学老科协科普演讲团秘书长陈海林,清华大学老科协办公室主任肖立娣,及部分科普报告团成员参加活动。来自16省48县区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所在地学校师生共计25万余人参加在线开班式及之后的直播课学习。


张文雪首先代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乡村振兴办公室欢迎各地方师生参加科普讲坛学习。她简要介绍了清华大学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历程,及科普讲坛的项目背景,并指出科普讲坛是清华大学将优质科普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辐射到各地中小学,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她鼓励学生们在清华老师的带领下,遨游科学殿堂,领略科学风采,永远保持奋进的姿态,勇敢追求人生的梦想。

孟至和表示,科普讲坛是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育项目系列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清华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又一重要举措,清华老科协很高兴承担其中的教学任务。他希望各地方中小学生能够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理念,认真学习、全面发展立志成才,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家。

开班式后,科普讲坛(2021春季学期)第十三讲“地球的故事”由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伯雄教授主讲,课程通过雨课堂直播。王伯雄老师以生动的故事形式演绎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史过程。从原始的盖天说到后来的地圆说的演变,从以地球为中心的地心说到以太阳为中心的日心说的认识过程,介绍亚里士多德的两球模型,托勒密的地心说及其均轮和本轮的模型,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及太阳系理论的伟大意义,日心说与地心说的斗争,教会对日心说的打压和迫害,人类为证明日心说所做的科学努力和贡献,以及科学终将战胜宗教愚昧的必然道理。


清华伟新科普讲坛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发起举办,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提供支持,香港伟新教育基金提供资助。科普讲坛通过科普演讲的形式,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理念,让同学们了解科学,热爱科学,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科普讲坛在2020年已成功的举办12讲,引起地方各教学站所在地的中小学师生强烈反响,全年共计182万人次参加线上直播课学习。经过一个寒假的精心准备,科普演讲团的老师们加紧备课,不负期盼,为科普讲坛带来了更加精彩的2021春季学期科普课程。








供稿|乡村振兴办公室
供图|乡村振兴办公室、各地方教学站
排版|乡村振兴办公室